close
文章出處

什么是暗時間

什么是暗時間?你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游、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稱為“暗時間”。我理解暗時間就是把自己平時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的,看不到它流逝的時光充分利用起來的時間。這些時間在作者的眼里是可以拿來思考問題,反芻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這段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將會產生龐大的效應,所以說善于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可以無形中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從而實際意義上能比別人多活很多年。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裝的沙子總量大致相當,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頸部較細,有的沙漏頸部較粗。頸部較細的沙漏能夠抓住每一粒時間之沙,即使沙子總量一樣,也能擁有更長的生命。

忽然就聯想起韓國總統李明博的一句話“我的十二年等于別人的二十四年”,人生就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只不過有些人一天積累的多些,有些人積累的少些,有時候你可能會忽略一天積累的差距,但是即使這個差距很少,但是日積月累就會相差很大(這個道理有點像你覺得2很小,但是如果2的n次方那就...),

學會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情

在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堅持不懈地專注下去,只需要選擇一個不算太不靠譜的方向,然后專心致志地鉆下去,最后必然能成為高手或絕頂高手。

習慣的力量會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所以努力培養自己好的習慣。事實上習慣養成只需要21天,所以不要為自己無法改正壞的習慣找任何借口

常思已過

我們經常聽說“心理年齡”這個詞,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齡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領悟一個道理,因為他們是被動領悟——只有在現實撞到他臉上的時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還是不記得時時提醒自己,結果很快時過境遷拋之腦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個坑的時候早忘了曾經跌過跟頭了,像這樣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則遺忘的效率總是大過吃虧長的記性。善于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則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上時時主動提醒自己,將臨時的記憶變成硬編碼的行為習慣。 每個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樣快,但每個人的生命卻不是。衡量一個人生活了多少年,應該用思維時間來計算。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就呆在一個為他特殊建造的無菌保護室里,沒有社會交往,沒有知識獲取,度過了18年,你會不會認為他成年了? 認為時間對每個人是均等的是一個錯覺,認為別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如果你正在學習一門專業,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數來衡量,很容易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投入了不少時間,然而其實,“投入時間”這個說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你可以“投入”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卻發現毫無進展,因為你沒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學習的東西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級。你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做夢的時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這件事情,你的CPU總是分配給它,這個時候你的思維時間就被利用到了極致,你投入的時間就真正等于了實際流逝的時間,因為你的CPU是滿載的。

如果你有做總結的習慣,你在度過一段時間之后總結自己在某某領域投入了多少時間,建議千萬不要粗略地去計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書來翻看過,因為這樣你也許會發現書倒是常翻,但領悟卻不見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時間不少,收益卻不見得那么大。因為看書并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并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占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你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游、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芻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這段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將會產生龐大的效應。

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

程序員們都知道,任務切換需要耗費許多額外的花銷,通俗地來講,首先需要保存當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夠順利切換回來,然后要加載目標任務的上下文。如果一個系統不停地在多個任務之間來回倒騰,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在上下文切換上,無形中浪費很多的時間。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務,就不會有此損失。

這就是為什么專注的人比不專注的人時間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務切換的暗時間看似非常不明顯,甚至很多人認為“多任務”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時候的確是),但日積月累起來就會發現,消耗在切換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另外,大腦開始一件任務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時間來“熱身”,這個時間因人而異,并且可以通過練習來改變。舉個例子,寫程序寫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開了一通會,寫到一半的代碼擱在那兒。等你開完會回來你需要多久能夠重新進入狀態?又或者,你正在調試程序,你已經花了二十分鐘的時間把與這個bug可能相關的代碼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構建了一個大致的地圖,就在這時,呃,你又被叫去開了個會(:D),開完會回來,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時間來回想一下剛剛弄清的東西了。

鍛煉自己迅速進入狀態的能力

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習慣。

迅速進入狀態的能力是可以鍛煉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至少可以縮短到3-5分鐘。但要想完全進入狀態,卻是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實現的。

所謂完全進入狀態,舉個例子:你看了3個小時的書,或者調試了半個小時的程序之后,往往滿腦子都是相關的東西,所有這些知識都處在活躍狀態,換言之你大腦中所有相關的記憶神經網絡都被激活了,要達到這樣一種忘記時間流逝的“沉浸”狀態(心理學上叫做“流體驗”),不是三兩分鐘的事情。而一旦這種狀態被破壞,無形間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么我總是傾向于創造大塊的時間來閱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有利于“沉浸”進去,使得新知識可以和大腦中與其相關的各種既有的知識充分融合,關聯起來,后者對于深刻的記憶非常有幫助。 要充分利用暗時間,不僅要能夠迅速進入狀態,另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能夠保持狀態多久(思維體力)。

學會抗干擾

只有具備超強的抗干擾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種種暗時間。抗干擾能力也是可以練習出來的。

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閱讀和思考,對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幫助。

想想自己是否是這樣浪費時間的?

浪費時間的根源在于

  1. 躲避困難(遇到困難就想躲避,現在的領導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如果你要躲避困難那么你現在的地位就會很快被別人取代,老板雇傭你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讓你來逃避問題的)
  2. 拒絕學習(做it行業,特別是前端,如果你一個月不學習新的東西就會被out出局)
  3. 混淆工具和問題(計算機原本是旨在提高人們工作效率的工具,卻最終成為大多數人消磨時間、浪費時間的根源,想辦法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用電腦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難道是為了看電影?)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我經常在走路和睡前總結所學過的內容,思考遺留的問題,一段時間的閱讀和思考之后,一個總體的知識框架就會逐漸浮現在腦海中。然后我會將它書寫下來,然而,我往往非常驚訝地發現,當我書寫的時候,新的內容仍然源源不斷的冒出來,就像我的鍵盤自己也會思考一樣。”這是原文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1. 書寫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2. 書寫是對思維的備忘
  3. 書寫是對思維的緩存
  4. 書寫是與自己的對話
  5. 書寫是與別人的交流
  6. 有時候,語言自己也會思考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與核心競爭力

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的組合。

IT行業擁擠著上百萬聰明人,彼此之間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學的是什么技術,學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別人沒有的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如果這種組合,1,絕無僅有;2,在實踐中有價值,3,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那你就具備核心競爭力。因此,當設計自己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獨特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而構建自己獨特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踐,其次是要有意識地構造。

以下的知識技能組合是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1.  專業領域技能:成為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你的專業技能越強,在這個領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這個自是不用多說的。
  2.  跨領域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判斷與決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達溝通能力,Open Mind 等等。
  3.  學習能力:嚴格來說學習能力也屬于跨領域的技能,但由于實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領域,所以獨立出來。如何培養學習能力,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持續學習和思考新知識。
  4.  性格要素:嚴格來說這也屬于跨領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專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的能力,這是改進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謙卑(自信和謙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別人能夠做到的自己也能夠做到,后者是不要總認為自己確信正確的就一定是正確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為什么我們常說很多時候一定要親身經歷了之后才能明白

1、切身體驗:親身經歷一個負性事件帶來的情緒記憶要比看著或聽說別人遭受一個同樣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強烈得多,形成的負性條件反射也遠遠更持久。我們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夠感同身受,但心理學實驗同樣也表明,自己是無法從強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的

2、別人口中的故事。別人口中的故事也許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難免受到他們自己觀念的影響而產生偏見,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個世界,客觀且全面的描述一個事情極少有人能做到。別人的故事也許只是他們的想法,你自己親身經歷同樣的事情也許完全又是另一種想法了。

3、為什么。別人在告訴你一個道理的時候往往只能告訴你怎么(how)做,而難以說清為什么(why)要這么做,遑論“為什么一定(have to)要這么做”了(因為他們自己也不一定能說清)。在沒有聽到邏輯嚴密、無法辯駁的證據之前,你很難說服自己A選項優于B選項,直到最終自己在某一條路上撞了南墻才肯死心。

4、世界是復雜的。更何況,很多時候人們根本無法確切地向你保證A選項一定優于B選項:比如,好好學習并不一定會有好的前程;不好好學習也并不一定以后就一塌糊涂

5、未來是不確定的。人類天生有一種尋求確定性的需要,以及控制周遭的小世界的需求。我們總是希望聽到“你只要這樣這樣,以后就一定能夠那樣那樣”這類令人窩心的話。然而與我們的控制錯覺相反,這個世界有太多因素是不確定的,除了自己的因素比較可控之外,外界的機遇因素幾乎完全不是能夠控制或預測的。我們最多只能做好頭腦準備,盡量不錯失機遇。也正因此,你幾乎永遠也聽不到足夠有說服力的證據來告訴你“你只要…,就一定能夠…”,因為成功并不是僅取決于個人因素的。個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個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條件,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無需悲觀,因為毫無疑問,改善個人因素的確能夠大大增加成功的幾率。

6、別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我們常常說類似“你說的沒錯,但是并不適用于我這里的情況”這樣的話,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往往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微小或巨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先入為主地不想聽取別人的意見,就很容易自己說服(欺騙)自己說“情況不一樣,所以道理不適用”(而實際上到底哪些情況不一樣,為什么道理不適用,是不是真的不適用,我們根本就不去深究了)。另外,朋友給出的道理或故事總是跟他當初經歷的情境細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你記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時也就將這個道理和他當時經歷的情境線索給掛鉤起來了,于是當類似的情境發生的時候,你的記憶系統就能夠根據情境線索提取出朋友當時說給你聽的那些道理(《找尋逝去的自我》);然而,這種記憶提取機制同時也有他的弱點,那就是當你經歷的情境跟朋友當初經歷的情境相似性不足(盡管抽象到本質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話,你就不會想起他曾經說的那些道理。這就是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自己道理是聽了一堆,結果自己生活中卻不會用的原因。而所謂的能夠“活學活用”,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識本質,觸類旁通,將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質一樣的問題領域之中的人。

除了多多反省觀察自己之外,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多抽象其本質也是一個有力的辦法,正是表面不相似性阻礙了知識的遷移運用,我們常說有些人善于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樣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聰明人,因為他們更能夠舉一反三,將一個地方領悟的道理推廣到另一個看上去很不一樣的地方。

7、認知失調與自我辯護。如果我們在聽到別人的道理之前已經有了一個心理上的傾向,那么即便別人給出一個有一定說服力的理由,根據認知失調理論,我們也會竭力為自己辯護;又由于世界是復雜的,所以我們幾乎總是能夠找到辯護的借口

8、失敗即成功。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在撞南墻的過程中總結出經驗教訓(特別是對于尚未有人走過的路),并到達成功的彼岸。從信息收集者的角度來說,世界上沒有成功或失敗,失敗的事情中揭露出來的信息一點也不比成功事件中的信息少,或許往往還能得到更多的東西。

9、 情緒對照。經歷了失敗之后,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的時候便會覺得更理直氣壯。如果沒有經歷失敗后的糟糕記憶,我們就算理性地認識到目前的做法是更合適的,也很難從情緒上強烈地感受到這么做的“正確感”。

10、天性。我們有很多根植在大腦中的進化選擇出來的天性,在判斷與決策時這些天性的優先級總是最高的。所以即便有時候別人說服我們應該往長遠考慮一些,他自己就曾經吃過只看眼前的虧,然而你的內心一個聲音仍然在高叫著“管他呢!”。因此,我們常常需要用理性的聲音去說服內心的原始人。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前提是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自身。

11、習慣。我們常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習慣的力量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聽到一番很有道理的話,但沒過幾天,發現自己又變回原來的老樣子了。甚至于自己在一次困境中領悟出了一些很重要的道理,決定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不再犯以前犯的錯誤,然而,當真正遇到下一次情況的時候發現自己無意識地又犯了同樣的錯誤,誰說人不會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也許,對付我們強大的習慣的最佳辦法是將自己認為正確的(不管是自己經過困難或失敗而領悟的,還是看到書上或聽到別人說的)寫下來,并常常拿出來翻看。事實上,我的經驗是,在寫下來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進入到理性分析模塊,進一步檢驗和推理那些道理,我們越是對一個道理審視的詳細、深入、全面,大腦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從記憶加工的角度來說,這叫深度加工,帶來的結果就是該記憶與更多的提取線索相關聯,于是便能夠在更多的場景下被喚起(而不是被以往的習慣直接覆蓋)。

 

 

親身經歷了就一定明白了嗎?

1、很傻很天真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一個太傻太天真的系統——我們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往往就會選擇放棄自己的做法。然而其實撞了南墻并不就一定意味著做法不對,可能只是時運不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并不代表你的過程就錯了。同樣,結果正確也并不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確。客觀的做法是:看重過程,而不是看重單次的結果——因為再好的過程也可能會偶爾失利,但從長遠來統計,好的過程總體上必然導致更好的結果。

2、認知偏差。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系統的認知偏見:我們經常對事物作出錯誤的解釋和歸因(即便自己是親歷者),有時甚至反而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情緒系統。我們之所以強烈地依賴于需要親身體驗一個負性事件來學習,是因為我們平常的決策與判斷強烈地依賴于情緒系統的輸出,如果一個事情“感覺上沒錯”,我們無論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難說服自己不去做它,如果一個事情“感覺上不對”,則無論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難說服自己去做它。這種對情緒系統的強烈依賴使得理性的證據在強烈的情緒面前顯得孱弱。事實上,我們的直覺的確有不少時候是很靈的,但也有不少時候是失靈的,正確的做法不是一概而論地聽取直覺的意見或者一概而論地不聽取,而是將它當成一個啟發式的判斷,然后利用自己的理性大腦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客觀的、邏輯的檢驗Critical Thinking)。我們是一定程度上能夠駕馭情緒系統的,情緒系統畢竟只是我們的進化工具箱中的決策系統之一,而不是全部。另外始終別忘了情緒系統只是一個比較粗糙的判斷決策系統,并且它很多時候是為了適應遠古社會而非現代社會的。

不需要經歷也能明白(理性的力量)

我們對于事物的思考深度常常是不夠的,在淺層次的思考了之后,如果我們的情緒系統或者直覺已經給出了傾向,那么很少有人會繼續深入地思考,而開始轉向著手行動。這種匆忙的態度往往是失敗的起源,在碰壁了之后,我們被動地“讓事實告訴了我們”某方案是行不通的,讓事實替代我們進行了思考和推理,我們從失敗當中獲得了信息,知道了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不恰當的,這就是一些時候我們認為要親身經歷才能明白的原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任何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了之后才發現…”。

人類最強大的能力就是社會學習—— 普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聰明人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人類最強大的另一個能力則是歸納和推理

我們可以仔細地,理性地思考、權衡各個選擇的利弊,而不僅僅滿足于情緒上的判斷。 假設我們面臨兩個選擇,A和B,我們可以結合別人的經歷,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分別推斷A或B選項帶來的各種各樣可能的利弊,對于其中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或者可以進一步從別人那里收集更多的信息來使得判斷更靠譜,或者可以對風險的上下界進行一些估計,總之,我們盡量去讓我們大腦中假想的角色去經歷失敗——我們通過推理發現某條路行不通,就避免了現實中去碰一鼻子灰。 我們在大腦中走得越遠,在現實中就走得越穩。我們在大腦中失敗的次數越多,在現實中失敗的次數就越少。 直到實在沒法在事先知道答案(你所面臨的問題是任何前人都沒有探索過的),才必須親自探險,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再是在重復別人走過的老路,而是探索者,創新者,因為我們站在了別人的肩膀上。

寫在最后

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否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往往是這類人能夠迅速走在別人的前面,在別人跌倒的地方跳過去。

這是一個信息社會,所有人的經驗教訓,所有人的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互聯網為媒介傳播開來,不管我們關注什么主題,總能迅速找到一堆書,論壇,網頁,然而能否從中獲取知識,避免做別人做過的俯臥撐,就看你有沒有一雙能夠辨識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心智(見《如何清晰地思考》(這是我接下來準備要寫的一篇讀后感))

又因為一本好書而耽誤自己睡覺的時間,想對自己說,好好愛自己,跟著自己內心的想法走,堅持自己想學的,相信終有收獲

http://wenku.baidu.com/view/0a1949d0b9f3f90f76c61b1a.html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toPo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