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總結

學編程的時候,總是感慨時間太少,要學的太多,與至于常常徘徊不定,最后學到的反而更少。這本書并不是教我們如何節約時間以及管理時間,而是教你如何做正確的事,我們之所以覺得時間太少,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做錯誤的事。

推薦書籍

《奇特的一生》、《人人都能用英語》、《概率和統計》

精彩片段

對年輕人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并且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值得人人都追求的事情。

有些時候,有些事物,從反面描述比從正面描述更為容易。如若先仔細說清楚這本書不是什么,之后,至于它究竟是什么,很可能就不言自明了。

現實就是這樣,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簡單的,甚至簡單到令大多數人不由自主地忽視的地步。

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過去讀過的那么多“感覺上有道理”的文字卻最終“感覺上并無幫助”了。也許是自己被誤導了,也許是過去太愚鈍,我竟然沒有意識到“管理”的焦點根本就不應該是時間,而應該是我自己!過去我讀過的許多時間管理書籍里的方法肯定是、至少應該是有用的—就好像是巧匠手中的工具,不可能沒用。武俠小說里的那些江湖高手,手拿一根樹枝也一樣可以橫掃天下;可是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來說,給他干將也罷、莫邪也罷,又有什么用處呢?   找到問題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或許是因為考試臨近,或許是因為工作需要,你現在必須把一本書讀完。這本書當然不可能是言情小說,所以就不可以一目十行地看;它需要你認真閱讀并理解,它甚至可能要你根據它所陳述的原理或者規則進一步創造一些什么才算是真正有所收獲。   經過一番掙扎,你終于決定“正式開始”!你坐到你喜歡的沙發上翻開某一頁開始看。過了一會兒,你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渴,所以出去找水喝。打開冰箱順手拿出一瓶飲料,倒到杯子里。剛喝一口,一下子想起來,不對,你不應該喝這種帶糖的飲料!真是的!無論說多少次,她都不會記得把帶糖的飲料和不帶糖的飲料分開放。于是,你跑到你媽媽的臥室里,與她理論了一番,最終發現于事無補,只好悻悻地回來重新整理了一下冰箱。   你重新回到沙發上,接著看你的書。看了一會兒,你換了個姿勢。不巧的是你不小心壓到了電視遙控器,電視一下子亮了。這個節目主持人恰好是你最喜歡的,哇,今天她這身打扮太漂亮!不過,今天的話題怎么這么無聊?!你不由自主地還是看了一會兒,又順手用遙控器翻了翻其他的電視臺……幸虧這個時候,一連幾個電視臺都沒有什么好節目,你才有點失望地想:現在的節目真的很無聊!還不如看書呢。   嗯?怎么這么渴?你這才想起來,你剛才整理完冰箱之后,把那杯含有糖分的飲料放在你媽媽的桌子上了,而那之后,你卻忘了重新給自己倒一杯不含糖分的飲料,就直接回到沙發上了。于是,你起身去弄點喝的。喝了兩口,你突然想起來你現在正喝的飲料,是你最喜歡喝的。第一次約會的時候,你喝的就是這種飲料……   手機響了,一個短信。一個朋友,問你在干嘛?你沒好意思說你在學習;你只是含混地回復說,你病了,在家休息呢,不想出去……結果那朋友竟然打電話過來慰問,你只好支支吾吾地應付了一陣子……掛了電話,你又回到沙發上。想了想,還是換一下背景音樂吧,現在這個太傷感。于是,你扭身擺弄了一會音樂播放器,然后重新坐好,開始看書。過了好一陣子,你突然發現你剛剛在發呆,于是打了個寒顫。然后,你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表……天哪!兩個小時這就過去了,可是你連一頁書都沒看完呢!

很多學生“既勤奮又懶惰”的怪異現象來自于他們的“時間壓力”感受。“沒時間了”,或者“時間不夠了”的感受和恐懼,使得他們超乎尋常地勤奮,哪怕是虛假的“勤奮”,恨不能廢寢忘食。而同樣的感受,也使得他們終日尋找捷徑,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實際上卻想著“最好不費吹灰之力”—無論哪一種都注定是不現實的,因為,已經“沒時間了”—這確是冷冰冰的現實。

鑰匙在其它地方,反正不在鎖上。嘗試著從“管理時間”開始解決問題,最終注定是徒勞。盡管我們面臨的尷尬是“沒時間了”,可這尷尬從本質上來看跟時間的關系不是最大的。沒錯,問題在我們自己身上。

人們很難接受與已有知識與經驗相左的信息或觀念。因為既有的知識與觀念都是經過持有者反復篩選的。盡管很多知識觀念只不過是被灌輸的而已,但是,持有者對被灌輸這一事實往往毫無察覺,或拒絕承認。因為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擁有一定判斷能力。即便是對一些“想當然”的想法,人們也傾向于認為那是“思考過后的結論”

被灌輸的觀念,越是錯的,越有驚人的繁殖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愈發地根深蒂固,最終,它能在不知不覺之間蒙蔽一個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長能力。有一個普遍而又驚人的例子:很多人相信沒有生出兒子是女人的錯—即便是在今天。中學生物課本里講得很清楚:女性卵子里只有XX染色體,而男性精子里有XY染色體,所以,生出來的孩子是男是女,是概率相同的隨機事件,與女方沒關系[8]。科學事實簡單而又明了。然而,結果顯而易見:不是每一個讀過書的人都理解并接受這個簡單易懂的科學事實

一個道理明明非常正確,卻因為講述那個道理的人最終被戳穿,露出偽君子的嘴臉,最終使得很多人不再相信那個原本應該篤信的道理。比如,“做事只要踏實、認真,事業就會做大”原本是非常樸素而又正確的道理,可偏偏整天把這句話掛在嘴邊[12]的唐駿被人揭出老底,他的學歷是假的,他可一點都不踏實!于是,很多人“開竅”了,“頓悟”了,得出的結論是“再也不相信這種鬼話了!”

當有機會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人們常常問“學這東西有什么用呢?”其實,在尚未學習之前,對于提問者來說,答案只能是“不知道”—盡管很多書籍上都已經花費大量的篇幅去論述這個問題。而“不知道那東西(對自己)有什么用”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決定不去學的原因,同時,它也是另外一部分人(更少一些)決定去學的原因。

為了表述方便,讓我們把“因為不知道那東西有什么用而決定學習的人”稱為甲,而把“因為不知道那東西有什么用拒絕學習的人”稱為乙。   更可能的是,甲很可能連想都沒有想過,他從來都不曾問過“學這東西有什么用呢?”只是自顧自學去了。許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那項技能的用處,享受其已有技能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于是,他這個既有經驗成為他們心智的一部分,下一次遇到新的學習機會之時,他會自然而然地再次采取同樣的策略:管它呢,學唄,學了總有用處。他會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壓身”的道理。   另一方面,乙當然永遠不會知道那東西究竟對他究竟有什么用處—因為他從未擁有過那項技能,不可能有機會親身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憑自己經驗能夠得到的結論只能是“我沒學那個不也沒什么么?”也許有一天,他會遇到一點尷尬,這樣的時候,他可能會慨嘆一下,“當初不懂事,要是好好學就好了……”然而,這對于他來說,僅限于慨嘆而已。再次遇到學習機會的時候,他依然會選擇放棄。只不過,除了“不知道學它有什么用”之外,還多了另外一個理由:“現在也來不及了……”這種拒絕學習的判斷,漸漸融入他的心智,根深蒂固,最終,當他面臨同樣的機會之時,他會僅憑直覺再次做出同樣的選擇。

為什么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迷戀賭博。因為這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想要甚至需要馬上獲得結果。賭場里各種賭博形式中賭鬼們最喜愛的就是老虎ji了。賭王是不玩老虎ji的,因為他們在這種純粹的賭博中得不到樂趣,同時也不能保證收益。但是賭鬼們不一樣,盡管這些賭鬼和賭王一樣有著強烈的贏利欲望,但是,賭鬼潛意識里還有另外一個更需要滿足的欲望—那就是“馬上看到結果”。老虎ji可以在這方面滿足這些賭鬼的欲望—它的操作極為簡單,拉一下手柄,五秒鐘之內就得到結果—結果是輸是贏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秒鐘之內就得到結果”!

越是沒有常識的家伙要求越高—因為他不懂,所以可以隨便提要求。同樣,沒有做好過事情的人,正因他他們從未做好過,對所謂的“做好”全憑想象,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于是,所有的癥狀都出現了:好高騖遠、異想天開、白日做夢、紙上談兵……因為他們不懂,所以他們不現實,而因為他們不現實,所以他們脆弱。他們很容易受傷,因為他們的要求太高,也因此總也做不到。

有時,這些人是故意這樣的,盡管他們自己不愿意承認。把自己標榜成完美主義者,是他們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們不去做一些事的借口,他們把這個借口說出來的時候真叫個擲地有聲:“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然而,人就是這樣,裝得久了,就裝得像了;裝得太像太久,最后不管事實怎樣,自己倒是先信了。這當然影響其后的決定和行為。可問題在于,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下子做好的,所以,他們這個也不做,那個也不做,到最后,已經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沒做”、“什么都不做”,成就了所謂的“一事無成”……

進入任何一個新的領域之時,這種壓力都使得新手窒息。而已經在那個領域里浸泡過一段時間的人往往早已忘記了這種恐懼和壓力的存在,抑或懶得,抑或不屑,去向新手解釋,幫助新手削減壓力。更多的時候,那些“老手”實際上并不是懶得或者不屑,而是“沒想到連這個也竟然需要解釋”。這就好像是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是掙扎了很久才學會如何系鞋帶的,可是早已經忘了那竟然是個需要掙扎才能學會的事情。而另外一些老手是因為“很早就學會”所以沒想到“竟然還有人連這個都不會”。這就好像有些很小就學會游泳的人,很可能會誤以為誰都會游泳,他們會這么想:“怎么可能連這個都不會么?!”   比如,自學編程的人,可能會在教程編纂者全然沒想到的地方卡殼。當Google API的文檔編纂者窮盡力氣去寫一個“想讓任何人都看得懂”的文檔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有一些新手看到以下的代碼,先被“foo”、“bar”這兩個詞給卡住了,一個疑問浮現在腦海:它們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取這樣的名字?

我們要知道未知分為兩種:一種是永遠不能解決的,另外一種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也許能夠解決的。對一個人來說,超過100年就算是“永遠”了。所以,第一種未知對個人來說,意義不大;而第二種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學習的難度也存在于此,“第一章的內容需要后面某一章的知識才能夠深入了解”,這是幾乎所有高難知識體系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說,在第一章,我們會有無數的疑問,可是,這些疑問并不是以當時的知識可以全部解決的;需要我們繼續前行,用未來獲得的知識解釋今天的疑問。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愛鉆牛角尖”的人最終吃虧的重要原因了──他們想“馬上解決當時不可能解決的問題”。

必須接受這個現實:未知永遠存在。而后只能開始不斷地嘗試著去適應“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就無法忍受未知的存在。憑空就多了無數的焦慮。焦慮是導致時間浪費、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處于焦慮的時候,甚至可能出現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況。而另一方面,焦慮的情緒會使人覺得“必須做點什么”—在缺乏理智的狀態下做出的任何決定和行為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一個相對有效的解決策略是:有問題解決不了時,暫時先把它記下來,而后繼續前行。注意,一定要記下來。很多人沒有記錄的良好習慣,以至曾經有過思考(有疑問,就是思考的起點)不過后來卻僅因為“忘了”而失去獲得答案的機會。繼續前行,并不意味著忽略這些問題和疑問,因為它們被記在本子上;而又因為它們被記錄了下來,所以可以經常被拿出來重新審視,不一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因為什么由頭,它們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決方案。當然,更可能的原因只有一個: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積累,你一直在成長;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當初無能為力的你。你已經再次重生。

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它的沉沒成本越高。

如果這個人實際上向往的是另外一個職業,那么他的所謂夢想幾乎必然使他在當前這份職業上心不在焉。其實,這世界上很可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職業并不過分依賴天分,更可能幾乎只依賴積累而已。于是,天長日久,此人在當前這個職業中將越來越落后于那些認真做事的人。而這樣的時候,此人并不會因為自己的落后而奮起直追,反過來,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夢想不是這個”當作借口。

某種意義上,“逆境造就成功、磨難令人成熟”之類的話純屬胡說八道—事實上順境顯然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難根本沒有必要—那更可是失敗者對一生都未曾有機會體會的成功以及對成功者的“意淫”式的猜想而已。失敗者永遠不會有機會了解成功的真相,因為人最容易受到自身經驗的局限,而不曾有哪怕一點點成功經驗的人更無從擺脫自身局限。   對現狀不滿,急于擺脫現狀,往往是常人最常不知不覺就掉進去的陷阱—盡管偶爾這也是少數人的真正動力。接受現狀才是最優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覺得苦(那樣的話就會忍不住顧鏡自憐,浪費精力與時間),而是要想辦法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情趣—快樂是一種本事。這些年我遇到的幾乎所有優秀的年輕人都有個特征,他們最少對現狀的不滿(可能是他們的優秀使得他們更加難以不滿吧?),他們熱愛自己的生活,他們相對更不在意外界的影響,他們更專注做事而心無旁騖,他們身處良性循環之中,他們當然也因此每時每刻都更為優秀。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錯了事情。如果做的事情是錯的,效率越高結果越壞。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哪怕效率低下也不怕,因為做一點是一點,多收獲一點,多進步一點,進而動力就更強一點,進而更容易持續地做下去。如何判斷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最核心的判斷只有一個:看它是否現實。幾乎一切愚蠢的行為都來自于否定現實逃避現實。只有接受現實,才可能做到腳踏實地,避免心浮氣躁、好高騖遠。如果我們把成功樸素地定義為”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話,那么,大多所謂的時間管理技巧實際上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過是花拳繡腿而已。而真正有用的都是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比如“現實只能接受”。

每個學英語的人都遇到過幾乎一模一樣的尷尬:“什么時候是個頭啊?!”剛開始的時候,學習者往往以為自己的問題只不過是詞匯量不夠,于是買來各種詞匯書啃啊啃,很多人啃著啃著就放棄了   ……少數堅持下來的人痛苦地發現即便每個單詞好像都認識但是放到一起成了句子之后依然看不懂。這才明白原來“不學語法也能學好英語”純粹是扯淡的事情,于是只好買來語法書狂啃,又有很多人啃著啃著就放棄了[28]……少數堅持下來的人再次痛苦地發現,詞匯量補過了,語法補過了,可是文章依然看不懂,才明白原來自己的邏輯訓練非常不足,文字倒是搞懂了,可內容卻理解反了,于是開始迷惘……少數人又堅持下來了,再過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單詞沒問題,語法沒問題,邏輯沒問題,可……”最終想明白是各種知識積累欠缺造成的,比如“學科背景”、“文化背景”等等,于是,又要開始“新的”征程……   這就是人們在做事的時候所遇到的真實境遇:一旦開始,就發現“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準備根本不管用,因為“已經準備過的就不再是問題”,而真正遇到的問題個個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之前無法想象的;每個問題的解決往往伴隨著新問題的產生……因此,所謂的“漸入佳境”最終只能是少數人的感受,大多數人在此之前早已經潰敗。

只要開始做事,一個人就要面臨做錯、做不好的風險。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然而,最終患上“拖拉癥”的人犯了一個簡單的“認知性錯誤”:他們錯以為那些能夠做對、能夠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對,直接做好的。表面上看起來也好像確實總是如此:那些能夠做對、能夠做好的人,總是顯得那么從容,那么輕車熟路;面對這樣的人,那些犯了錯、做不好的人根本沒辦法不自卑,沒辦法不懷疑自己……

只要做事,就一定會出問題。無論是誰,無論是什么事情。如果在做事的過程中,竟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肯定不是在做事,那是在做夢。   認清并接受這個現實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去做事。說一個人不怕困難,那是假話。誰不想一帆風順馬到成功?可事實就是如此,做事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困難,越是有價值的事情,困難越多越大。遇到困難的時候,心平氣和地面對就是了,因為已經知道那只不過是生活常態。有時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依然沒能夠解決問題,可眼見別人輕松地過關,確實令人氣餒,不過,要知道這也是生活常態:在任何一個特定的領域都一樣,就是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做得更好更容易。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那四個字是有道理并且值得相信的:勤能補拙。

如果一個人經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說明他自己不怎么樣,否則,他會像那些極少數已經做對已經做好的人一樣,給別人的不是嘲弄,而是真誠的鼓勵。真正做對、做好的人,有時也會給出負面評價,但,他們給出的是“建設性負面評價”,而不是為了獲得優越感而發出的嘲弄。

小的時候沒什么事兒做,那時間愈發覺得過得慢;隨著年齡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那時間當然愈發覺得飛快,稍縱即逝。由此看來,小孩子的感覺當然是“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是過得太慢”,而“人生猶如白馬過隙,瞬間而已”只能是老年人的慨嘆,也是他們的切身感受。   如果把這個知識納入到自己心智的一部分,那你就不會再對最后期限擁有那么荒謬的幻覺了。只要有必須完成的任務,你會有真切的緊迫感,因為你知道那時間必然是越來越快的,并且你現在已經明白:那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將來的某一點,而是朝著你加速度撲面而來。   也許有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晚了。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現在就開始”,否則更待何時?在起步晚了的情況下,問題不是“到時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時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總好過什么都不做吧?”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任務,永遠都不要再問“什么時候開始才好呢?”因為答案就在那里,而且只有一個:“現在就開始!”

喜歡做某件事情”實際上更可能只不過是因為那件事情相對簡單、容易獲得獎勵而已。辦事拖拉的人其實并非不做事,他們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們也并非“不努力”,他們花很長時間去做事—只不過他們花費很多時間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再一次,當他們回避困難的時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早已經給自己找到恰當的借口—太強大、太有力以至他們真誠地相信—“我喜歡做有創意的事情,那些事太枯燥,確實提不起興趣來……”

所有真正踏實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務中,絕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無趣的內容,所謂的有創意的部分,可能只占1%都不到。

無論學到什么東西,都可以接著問自己“那……這個道理還可運用在什么地方?”反復問自己這樣簡單的問題,能夠鍛煉自己“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能力。

把自己的手機鎖定為“靜音”,從不主動接電話—而是每隔一兩個小時查看一下電話,有必要的就回過去。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總覺得我自己沒辦法不隨波逐流。上大學的時候流行讀雙學位,于是我也跑到吉大混了個什么《國際經濟與關系》專業的第二學位……可從畢業到今天,別說這個第二學位的證書,就是原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也一次都沒有用過。那個時候,還流行大四學生考駕照,當然我也想辦法弄了些錢跑去學了一個,當時同班同學們都很羨慕—可畢業之后賺錢很多的時候,發現自己總是在幾個城市之間穿梭,買車是完全沒必要的事情;后來終于安定了,發現還是打車更方便、更有效率,于是至今沒有用過那本駕照,算算,已經十多年沒有年檢了……   有人說,“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可這話其實沒說到點子上。之所以計劃總是被變化打亂,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計劃過于長遠。事實上,無論變化多快,計劃總應該是有的。只不過,制定計劃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變化。以自身的情況,究竟適合制定多久的計劃呢?換言之,每個計劃的期限究竟應該設為多久才可能用我平凡甚至平庸的能力和天分順利實施呢?   我嘗試過一年,發現自己竟然連一年的計劃都沒能力完成,于是,再一次平靜接受自己天分平平的事實的同時,一口氣把期限縮短到一個星期。終于發現:如果一個計劃的期限只有一個星期,我是很容易堅持,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的。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發現我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竟然可以慢慢把期限延長,兩個星期、一個月,甚至竟然可以制定一個季度的計劃了!

計劃是必需的,目標當然應該是確定的。一般來講,越是短期的目標,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標越容易實現。理想固然應該是有的,但是,理想這東西往往太過遙遠,以至我們總是看不清楚。不過還好,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都走好,踩得足夠踏實。至于千里之外的終點,既然看都看不到,就不用花時間去想了,想了也沒用。用各種方法保持樂觀就好—樂觀是靠努力和掙扎才可以獲得的經驗。   所以,我只是樸素地用自己的經驗得出適合自己的結論:沒有誰能給我做職業規劃。除了我固執的個性使得我不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經驗告訴我的硬道理是:生活本身充滿了意外,并且,總是意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如果你想做事,你當然要行動。行動是改變自己的眾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的時候,只要你開始行動,哪怕事先并無計劃,也往往會有收獲。但是反過來,缺乏行動的計劃是肯定沒有任何意義的。   很多時候其實沒必要做計劃的原因在于,大多數計劃其實非常簡單。比如,你要鍛煉身體,那么計劃可能只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了:“每天早上慢跑一個小時。”沒必要再想“我應該堅持多久呢?”因為答案非常簡單:一輩子,或者,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再比如,你要背單詞,那么計劃也非常簡單,“每天背50個單詞”—這事兒更簡單,因為你沒必要堅持一輩子,如果,你是大二的學生,那么估計三十天過后,你就可以通過大學英語4級考試了,因為你也沒必要估計也沒可能獲得滿分;如果,你是大三的學生,那么,六個星期之后,你估計已經具備得托福高分的實力了,因為你又不是升到大三才開始學習。—可實際上呢?兩個月過去了,回頭一看,只背了150個單詞……

很多的時候,沒必要做計劃的原因有兩個,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大多數計劃其實非常簡單”之外,另外一個是“初始狀態下,我們往往實際上并沒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計劃”。因為做任何事情,我們都可能要經歷相同的過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敗失敗再失敗,認真反思,卷土重來,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連基本的認知都沒有的時候,制定出來的計劃十有八九只不過是空談。

我總覺得一個人最終成功,并不是因為他曾經精確地計劃自己的成功,而是關鍵在于他的堅持。走向成功的過程大抵上就像你的起點是南極,而成功路徑的終點在北極。那么,無論你往那個方向走,只要中途不改變方向,最終會到達北極。但是,如果你中途改變了方向,甚至經常改變方向,你就無法到達北極,甚至可能返回出發點。所以,先判斷你的這個列表所代表的那個任務是不是現實的,如果你真的覺得你能夠、也應該完成這個任務,那就開始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底。

大多數人是有事兒的時候抓起來電話就撥……可是,等等,你憑什么確定對方現在就可以接電話?每個人的工作習慣、工作時間都各不相同。比如,一般來說身處管理層的人可能需要參與更多的會議,而日常工作也更加繁忙;所以,給他們打電話的時候,很可能最好把通話時間安排在上班時間開始的半個小時之內。因為他們通常上班是準時的,而半小時之后他們要么去參加會議去了,要么就在忙于處理其他事情。而另外一些人(尤其那些與設計相關的工作人員)往往是夜貓子,上午11點之前給他們打電話很可能會令他們大為光火;而在凌晨給他們打電話他們卻又不見得覺得意外。   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在電話簿中添加新紀錄的時候,加上一條備注,記下此人通常情況下方便接電話的時間。另外一個建議是,在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方便接電話的時候,先發一條短信過去,問“請問方便接電話么?我是×××,有關×××的事兒找您。”其實最好把這樣一條短信的模板保存在手機中,以備隨時調用。

任何一個領導者必須擁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領導的只不過是一個很小團隊,你也都必然要向團隊成員指派各種各樣的任務。可是,如果你竟然不懂得設計驗收機制,你最終肯定會非常氣餒。因為驗收機制的缺乏,使得團隊成員無論做成什么樣子都可以,都無所謂。如此這般,團隊的執行力等于零,進而,承擔失敗責任的是你,不是他們。

我見過很多“拒絕學習”的人。我曾經多次嘗試勸我的一個朋友花20分鐘學習一下命令行下的批處理方法,未果—他拒絕的理由是:現在誰還用命令行啊?早就是可視化操作系統時代了!我嘗試過很多次同樣未果:勸我的另外一個朋友花10分鐘學習一下Google上的通配符的使用—她說,不用那東西也一樣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啊!我曾經替他們著急過,可是后來發現這是個“死結”。為什么呢?第一,因為他們拒絕學習就不可能有機會知道學習之后的收獲;第二,進而由于他們并不知道學習之后的收獲是什么,于是當然不知道那收獲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他們對學習的好處無從了解,于是就沒有學習的動力……

很多年前當我學會了BASIC編程語言,我當時并不知道它會給我這一生帶來無窮的好處,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脫胎換骨;當我學會了當眾演講,世界就變了,就算是脫胎換骨了;當我真正學會了如何教書,我才發現我已經身處另外一個世界,我早已重生無數回。

我猜,這位同學這輩子都不會再用手指伸到油鍋里去試探油是否已經開了。這就是試錯,試過之后,知道錯了,然后就不再犯錯了。當然,也許在試過之后,發現不僅沒錯,還很正確,那么就多了一項新的知識。

人類要是不會閱讀,不會記錄,不會表達,不會思考,會是什么樣子呢?下面這個故事流傳頗廣[49]:   把五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上頭掛著一串香蕉。實驗人員準備了開水,一旦有猴子碰香蕉,馬上就會有滾燙的開水澆向那只猴子。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被開水燙,之后每只猴子在幾次同樣的嘗試后,發現莫不如此。于是猴子們不再試圖去拿香蕉。   然后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換走,換進去一只新猴子。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當然馬上想要去拿。結果,還沒等科學家澆水,其他四只猴子就對那新來的猴子一頓暴打。新猴子挨了幾次打之后,也不再試圖去拿香蕉了—怕再挨打。   此后,實驗人員再把另一只猴子換走,換進去另外一只新猴子。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一切如前,等待它的是其他四只猴子的一頓暴打。于是,這只新來的猴子也不敢碰香蕉了。   最好玩的是,上次挨打的猴子,這次出手最重。(其他的猴子也許出于愛護,這只猴子肯定是出于報復),因為它并沒有被開水澆過。   最終,籠子里最初的五只猴子都被換走了。現在的這五只猴子并不知道開水的存在,它們只知道一件事情—誰要敢碰那串香蕉,上去就是一頓暴打。(它們的行為與愛護無關,全都是出于報復!)

面對無法親身體驗的知識,人們往往會心存恐懼,因為人們害怕未知。而群體面臨無法體驗的知識,往往會表現為瘋狂。有句話非常精辟,“很多時候,人們的善良出自于軟弱,而他們的殘暴只不過來自于恐懼。”哥白尼深知這一點,所以,直到臨終時刻才敢于正式出版關于日心說的《天體運行論》。

在任何一個階段,總是有一段時間進展緩慢,許久過后,所謂量變到質變的效果才會出現,才可能有突飛猛進的感覺。   可是人們往往在行進一小段時間之后,就因為覺得進展“過分”緩慢而產生動搖。所以,從來都沒有體會過突飛猛進的感覺。然而這樣慢慢動搖直至最終放棄的人,在漫長的一生中總是會遇到身邊的某些人在“突飛猛進”—于是,在不愿意承認自己曾經的錯誤的情況下,當然貌似“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呀,他肯定有什么訣竅!”

如果,你把時間和進展之間的關系僅僅理解為純粹的線性關系,那你最終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滿意的進展。其實,沒有哪個人可以長時間忍受失望。這樣看來,你曾經的放棄,往往并不是因為你沒有毅力,而只是對時間和進展之間的關系理解錯誤造成的—在頻繁發生失望甚至絕望的情況下你居然堅持了那么久,你其實是多么的有毅力啊!

人類發展史就是極少數想明白的人在不停地掙扎的同時被絕大多數想不明白的人謾罵、侮辱、陷 害、謀殺的歷史。誰都有腦子,用還是不用,是個問題。有腦子卻不用等于沒腦子。用,那應該怎么用,是個更重要的問題。這是個人選擇,這是一個人的奧德賽。女妖的歌聲無孔不入—而你卻除了你的耐心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抵御工具,路漫漫其修遠,你要上上下下而求索不息。

所謂獨立思考,只不過是“當別人告訴你一個結論的時候,你自己動腦重新推演一遍得到結論的過程,看看有沒有漏洞,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那結論到底有多少道理”而已。沒那么復雜,也沒什么玄妙—這只不過是一個正常的有腦子的人應該做的事情而已。

權威不一定正確;其次,對正確的權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確;再次,權威還可能居心叵測;最后,權威可能并不存在。迷信權威固然不對,反過來,鄙視一切權威也無疑是偏頗的,道理也簡單—總是有真正負責任的專家、權威存在。現在的問題在于,我們該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權威

在工作崗位上,有一些人像是頂著一顆榆木腦袋一樣,只做領導要求做的事情,甚至連被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多的時候,這樣的人不是在偷懶,而是他們長期養成的習慣(回避思考的思維模式)造就了他們的行為模式—他們根本想不出該干的是什么,所以只求把領導交代的任務做好以保飯碗,可問題在于,他們甚至連怎么干好那些被交代的任務都想不明白,因為他們的腦袋從未用進、只曾廢退,早就退化成了實心的榆木,沒什么用處……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數),他們接到任何任務之后,都勤于琢磨,去思考該任務的目標、實質、意義,而后再根據其目標、實質、意義去思考該任務的完成方法。于是,他們為了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會去做很多領導原本甚至未曾想象過要交代的事情,最終,不僅完成任務,還常常有很多意外收獲……

所謂腦子混亂的人,主要特點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兒的東西當作一回事兒。因為他們構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的、混亂的,未經細分與整理的,所以,他們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的、混亂的,無法理順的。比如,“不恰當比較”、“無關類比”是很常見的邏輯錯誤,可是很多人出錯的時候,往往確實是無心的,不故意的,只不過,他們的概念太亂,太含混,才會把那么迥然相異的東西當作差不多的東西,甚至干脆當作一回事兒。這樣的人看問題永遠只能看到表面,甚至連表面都看不清楚,更談不上“穿過表象看透實質”了。

很小的時候,母親教我,“打開教科書閱讀的時候,要先把所有概念死記硬背下來。而后,因為那概念被你牢記于心,所以就可以通過以后的學習與實踐反復審視那個概念,對它形成透徹的理解。

不知道“目標”與“計劃”并非一回事的人,并不知道他們自己可能會因為“死守計劃”(Stick to the plan)而最終無法達成目標……   遇到搞不清“政府”與“國家”之間區別的人,輕易不要與之溝通,否則你可能會因此發現麻煩不斷禍患無窮……   沒搞清楚“科學”與“科普”與“科普作者”之間相去甚遠的人們會罵來罵去,全然不顧邏輯的存在……   不知道“上學”和“學習”不是一回事兒的人,其中一些可能會因為自己有博士學位就瞧不起中專畢業的人;反過來,另外一些可能會因為自己只有中專文憑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學位的人……   不知道“一個人”和“一個人的看法”之間的區別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權威,要么可能把自己當作絕對權威……   很多學生討厭歷史課,其實只不過是沒弄明白“歷史”與“歷史書”之間的重要差異[56]……   反過來,永遠是那些能夠把概念理解透徹,區分清楚的人才能夠想清楚,進而改變整個世界:   華盛頓他們一幫人想明白了“三權”是可以分開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美國;   鄧小平弄清楚了“政治”與“經濟”是可以分開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中國;   有程序員想明白原來“內容”與”表現形式”是可以分開的,于是,“html”之外分離出來一個“css”—整個互聯網都變了……

不夸張地說,神與怪,都是人們基于種種原因堅決“不接受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應景解釋”而已。而在第2章第4節,也曾經提到過那個必須接受的現實:未知永遠存在。本質上來看,不確定性和未知是一會事兒。

在錯誤的路徑上,時間越久,效率越高,結果越可怕。

有些人認為“電視破壞了人們之間的溝通”[59]。他們之所以如此認為,大抵上是因為他們觀察到的第一個現象是“現在的人們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長……”(A)—這是個確實存在的真實現象;與此同時,他們觀察到第二個現象“現在人們之間相互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B)—這也是個確實存在的真實現象。而這兩個現象又好像明顯有著一定的聯系,想想啊,每天只有24個小時,花在這兒的時間越多,花在那兒的時間就越少……于是,這些人就用“因果”邏輯關系把這兩個現象聯系了起來,于是得到的結論是“B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A”……   可事實上,   的確,有些人看電視看得太多,以至不與他人溝通,但是,有另外一些人就算不看電視也不與他人溝通,比如說他們可能酗酒、吸毒……   就算電視是溝通被破壞的理由,但也不見得是唯一的理由。比如某個人白天被炒了魷魚,回家生悶氣卻又不愿告訴家人,于是一聲不吭坐在那里看電視,這時候,“不溝通”的表面原因是“看電視”,而深層次原因是“失業的煩惱”……   既然電視不見得是溝通受到破壞的唯一的理由,那它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理由呢。事實上,很多的時候,人們之間相互不溝通的最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人們普遍缺乏 基本的溝通技巧……   如此看來,“電視破壞了人們之間的溝通”這種觀點,或者說這觀點之后的因果關系,是不可接受的、站不住腳的。

這些年我見證過的最驚人的、范圍最廣、影響最深的自證預言實現發生在學生群體中,大多數中國學生之所以最終未能掌握英語,其實就是自證預言的實現。最近幾年,國內考TOEFL的中學生開始漸漸多了起來。有趣的現象是中學生的TOEFL成績平均比大學生高出許多。在國內的大學校園里,誰的TOEFL成績要是過了100分就算是高分,110分以上少之又少。可是,在國內的中學校園里,TOEFL成績100分只是平常的成績,110分以上的成績在參加TOEFL考試的高中生中并非罕見,甚至,連115分以上的成績都相當常見。   為什么兩代學生之間會出現這么驚人的差異?最好的解釋是,上一代學生實現了“自證預言”

腦殘者最好玩的地方在于他們認為別人才是腦殘呢。這句話本身并不意味著說 2)”認為別人腦殘的人才是腦殘”。   《異類》(Outliers)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成名作《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中提到一個現象,禁煙運動往往帶來反效果,越禁越吸引未成年人,因為突破禁忌總會帶來一些微妙的快感。他接下來分析到,很多未成年人開始吸煙,并不是因為吸煙很酷,而是,他們看到吸煙的人很酷[63]—比如隔壁那個很酷的姐姐。   實際上這種認知只不過是分不清原命題和逆命題之間的區別:   原命題:吸煙的人都很酷。   逆命題:很酷的人都吸煙。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煙。   事實上,每天有無數的人因為分不清原命題和逆命題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題和逆命題,抹殺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廣告設計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棄的手段—因為它最有效,正如之前的統計數字說表明的那樣,至少對79%的人有效!

不明白“舉證責任”的人,邏輯沒辦法清晰,腦子沒辦法不亂。好像這幾個字沒啥了不起,但它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因此落榜(迷信了某種詭異的學習方法),有人因此離婚(胡亂猜疑直至搞毀一切),有人因此破產(采取了錯誤的策略進而陷入不可逆轉的困境),有人因此出家(原因請讀者自行揣摩)……他們的共同點是致死都想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在兩千年多年以前,如果你觀察到船出海之后,并不是一下子消失在視野中,而是逐漸變小;更為重要的是,先是船身消失在水平線之下,而后是船帆一點一點地消失……于是,你斷定,大地肯定不是平的……也許它應該是圓的。

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可是,上司真的很愚蠢么?不排除確實在有些情況下,上司很愚蠢—沒有人十全十美。然而,更可能的解釋是這樣的:   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不做事的話,是不會暴露自己的缺點的,因為人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會暴露缺點。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并不自知的重要原因—人們正在做的往往是別人讓他們做的事兒。在任何一個部門或團隊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部是顯性的,所有下屬或者成員都可見的;而下屬和成員之間往往并不相互非常清楚對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屬們更容易“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點。錢鐘書先生有個很有趣的描述:“猴子要爬到樹上,我們才看得見它的紅屁股”。可是,換個角度來看的話,樹下的猴子們之所以沒有看到或者看不到身邊的猴子們的紅屁股,只不過是因為它們都蹲在地上。

不妨想象一下,有一個女人懷孕了。懷孕的消息一傳出,她將開始獲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各樣的“忠告”、“建議”或者“指導”。她很是慌張,畢竟這是第一次,盡管之前她也曾想盡一切辦法學習、準備。而那些忠告建議和指導都至少聽起來很有道理,起碼至少有一定的道理,要命的是這其中肯定還有一些實際上相互沖突但也各自都好像有些道理……最終,是否聽取了那些忠告,是否落實了那些建議,是否實接受了那些指導都不重要,反正無論有沒有這些東西,孩子終究是要出生的—他可不管媽媽慌還是不慌,懂還是不懂……而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間,母親會突然明白之前令她無所適從的各種忠告、建議或者指導中的絕大多數部分在她身上并不靈驗,為什么呢?   很簡單,這位母親之前所聽到的大多數其實并非“道理”,而只不過是“感悟”而已。并非只有科學家才要遵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原則,也并非只有專家級別的新聞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與事實之間的區別”,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分清楚“道理”和“感悟”之間的巨大差異。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確實更多的時候“個體經驗”往往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險的,不僅誤己,還可能誤人—好心辦壞事兒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楚感悟和道理的人。   然而分清“道理”和“感悟”卻并不那么容易,盡管原則很簡單很明確:“道理”應該是普適的,而“感悟”卻只不過來自個體經驗。請讀者不要誤會,我的本意并不是說“感悟都是沒用的”。我是在說,感悟不一定是普適的,非普適的感悟與普適的道理不一樣,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誤導性的。

首先,成功者其實沒必要,也沒義務,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講述所有的細節。相信我,如果僅僅用財富、權力、地位來衡量成功(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話,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數不盡的磨難的同時,也往往充斥著大量不可告人的細節。比如,國內某大企業的老板,肯定不會對所有人說他在同行競爭壓力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巨大壓力之下做出的某些決定。追求巨大財富的是如此,那么,追求巨大權力的和至高無上地位的更是如此。   在某些事情上,每個人都應該有沉默權。那些正在分享所謂“成功經驗”的人,也應該享有這樣的權利。就好像美國警察經常說的那樣,“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話將成為呈堂證供。”在并非特殊的極端情況下,我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另外一個人講述全部細節。但是,如果他們說的,你就當作全部;他們沒有說的,你就當作沒有,那你就跟寓言中那個掩耳盜鈴的家伙屬于同一個智商水平了。

其次,幾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講述自己成功經歷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夸大自己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夸大曾經面臨、戰勝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終成功的難度。這不是他們故意的,因為他們也是人,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樣都有不同程度的虛榮心需要獲得滿足。他們現在的成功是確定的,那么,這成功的榮耀就取決于其難度有多高,即,起點條件越差,現在的成功將顯得難度越高。只有難度更高,才能獲得越多的掌聲,被認可的程度才越強烈,才會被人們更加五體投地地佩服。   他們這么做,還有另外一個潛意識的根源,為了保護自己。每個獲得巨大成功的人,最為緊迫的任務就是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這跟下象棋沒什么區別,不僅要不斷地“進攻”,更重要的還要穩固地“防守”。他們如此夸大自己為成功所付出的代價,潛意識里的說法是“看吧,成功可不是說來就來的,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你還是好好想想吧”—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恐嚇”,與“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的警告本質上沒什么區別。   他們這么做,還有來自觀眾或者聽眾的支持。大多數人喜歡聽成功者講述他們的艱苦經歷—越艱苦越好,越苦大仇深越喜聞樂見。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包括那些成功者中的大部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電影之所以精彩,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藝術加工,其次是時間段上的壓縮—把一生的故事用一個半小時講出來,不波瀾起伏、驚險刺激才怪。然而,真實的生活卻不可能天天波瀾壯闊、起起落落、驚天動地,事實上,沒有誰的心臟可以承受得了這樣的生活。   一方面,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潛意識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過艱苦奮斗才獲得成功的,因為他們潛意識里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解釋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他們潛意識里的想法如果表達出來可能是這樣的:“看吧,成功多難呀?要付出那么多代價才可以呢!我還沒付出那么多代價,沒成功很正常么……”事實上,對那些渴望成功而又尚未成功的人來說,成功人士的“苦大仇深、血淚斑斑的經歷”是一種多大的安慰啊!

有些時候,“成功者”的經驗根本沒有用,因為那些經驗根本就是錯誤的,但關鍵在于他們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比如,他們遇到了一個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無論做什么都賺錢,并且還賺得很多;所以,宏觀上來看,根本就不是他們自己所認為的寶貴經驗在起作用,而是宏觀經濟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但是,有誰愿意承認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經驗沒什么關系呢?人類擁有的普遍的認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攬到自己身上,把失敗歸咎于別人或者壞運氣。(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Self-serving Bias(自利性偏差)。)而那些“成功者”這么做的時候,也往往并不是有意欺騙你—他們甚至是好意的。

不要說模仿成功者,就算觀察成功者也很難。成功者很多,但是,你身邊真正的成功者卻很少;成功背后的東西很難看清楚,所謂成功的真實性也很難判斷,而成功者們又會有意無意地美化和包裝他們的經驗,而這一切,都在干擾你的判斷。但觀察失敗者卻要相對容易得多,因為他們的失敗往往是顯然而確定的,而失敗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確定,盡管失敗者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并且,你身邊失敗者的數量,顯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數量,于是,你就有了更多的觀察機會。

人家說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古人說,人貴自知。擺脫“自以為是”陷阱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正視自己的恐懼,因為恐懼永遠存在。現今的自然界中,絕少有動物以人為主食,但經常會出現人被咬被吃的事情,主要是因為那些動物被驚著了,害怕了,才會主動出擊。一樣的道理,那些突然放棄討論轉而“變”得不理性的人,只不過是在那一瞬間恐懼占了上風勇氣消耗殆盡才變成那樣的。不要以為自己擁有無比的勇氣,不要以為自己沒有恐懼,總有那么一個時刻,你的勇氣不能抵御你的恐懼,所以,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別人的恐懼呢?

作為注定會老去死去的物種之一,人性中天生就充滿了恐懼。因為害怕自己的死亡,所以寧愿相信存在某個地方叫做天堂;因為害怕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寧愿相信來生來世、轉世輪回;因為害怕強者無疆而又不能面對自己的懦弱與無能,于是普遍相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同時在教育孩子們的課本里不忘加上“農夫與蛇”的故事。成功者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損害于是在“分享”成功經驗時像著了魔一樣夸大自己遇到的各種障礙的同時卻對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運氣”絕口不提;碌碌無為者如饑似渴地享受成功者的“分享”,在聽到成功者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九死一生的時候潛意識里暗暗歡喜—想,原來我沒成功是有原因的啊!

其實有的時候有些話‘話糙理不糙’……其實不說臟話的人不一定不臟;而有時候說點臟話有助于心理健康。”

但是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禁止我在任何情況下說類似以下的句式:   “……本來/原本就是么!”

長大之后,在一部關于某重大新聞事件的電影里看到報社的老板呵斥一位剛入行的記者:   永遠不要再跟我說“我認為……”了!你的看法關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實……   從那之后,那個毛頭小伙刻意讓自己的句子都用“事實上”作為開頭,而為了配得起這個開頭,后面的陳述不知不覺之間就真的剔除了很多“偏見”。電影里的這個小細節再次觸動了我,這才明白原來在很多領域里,有些所謂的“思維訓練”,其實只需要改改語言習慣就可以瞬間大有改觀。

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現在的煩惱是無濟于事的。但是,將來的尷尬也許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現在的行動沒有出錯的話。換句話講,為了避免將來的尷尬必須在今天采取正確的行動。

要是我不浪費那么多時間就好了!”   可是你已經浪費了那么多時間。現在竟然還在浪費時間!

就算需要質疑也一定要等到對方說完。

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比自己估計得差(甚至差很多)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只有相信這一點(這一個事實),才能夠在聽的時候有意識地為了真正記住而反復(認真)回顧。在一些重要場合(比如課堂、會議),也會因此“真誠”地借助輔助工具(筆記或者錄音)。很多人從小就對老師“一定要記筆記”的建議置若罔聞,準確地講,那并非出自對老師的忽視或者鄙視,而是出自對自己的幻覺的信任。

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生活中有多少原本剛開始是認真的交談最終變成了激烈的爭吵,固然有講者的問題,但更常被忽略卻又更為重要的是聽者沒有給出恰當的反應。該確認的時候卻武斷地作出了定論,該回應的時候卻示以沉默,講者興高采烈的時候聽者卻意興闌珊,講者正在努力論證的時候聽者卻過早開始反駁……

很小的時候,我父親教我,一定要想辦法時不時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這樣的話就會有人主動找你做朋友。當時并不懂這其中的道理,都過了三十多歲才知道一直按他所說去做所帶來的巨大好處。贏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絕對不可能靠臨時抱佛腳。因為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觀察能力,并且,這些人還會相互溝通,互通有無,于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積累獲得,這是鐵律。   有時,你明明知道你說的就是對的,可是還是沒有人聽的進去。絕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感到憤怒,可事實上,這往往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們還沒有贏得足夠的重視。   沒有人會像你自己一樣了解你自己,也沒有人像你自己一樣關注你自己。所以,每個人其實都多多少少高估他人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又因為這個結果進而低估他人的評估能力。要知道,重視和尊重往往來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許久許久。絕大多數人因為不懂這道理,于是總是處于“等不及”的狀態,反而弄巧成拙,一輩子不可能獲得哪怕是一點點的重視,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對于那些能夠聽得進去并肯認真思考這個貌似簡單的道理的人來說,“話說出來之后有沒有人聽”,是個極為有效地自我評估標準。有人聽,你知道你自己處于什么狀態了;你說了,別人卻聽而不聞,甚至有(對你來說意外的)異常反應,那就說明你積累得還不夠。那就接著攢罷。我一直覺得“攢人品”的說法不僅僅是有趣的,事實上還是相當精巧的。

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真正跨出那一步真的很簡單。如果你有一天終于跨出了那一步,就會理解為什么大多數在那一步之外的人從來都沒覺得跨出那一步有什么痛苦;并且你也會很快體會到那一步之外的歡樂是怎樣的歡樂。沒人能幫你,你只能靠你自己。并且,牢牢記住,正如沒人能幫你一樣,你估計也幫不上別人。你可以為之努力,就好像我現在做的這樣,但,效果如何,不在于你。因為,你或許已經能夠明白,很多的時候,好的意圖不一定帶來好的結果……

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須依靠勇氣,而不再需要更多的智商。

遇到不解的問題,遇到不確定的想法,最好馬上記錄下來。不一定非要急著獲得答案—因為很多的時候,馬上獲得解答是不可能的。就像上面曾經提到過的那樣,“很多的時候,不僅歸納經驗需要很長時間,通過演繹論證歸納出來的經驗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要知道有些階段無法跨越。生動一點的類比是,“十月懷胎”就是需要十個月,這事兒誰也改不了:無論誰多么聰明—再怎么聰明也需要十個月才能把孩子生下來;無論誰多有勁—使勁就可以出來的肯定不是孩子。很多人不懂等待的必須,而最終的結局是,等也等了—不等也得等,時間才不理你究竟是誰—等來的結果卻是另外一個,反正不是可以通過耐心等待應該獲得的那個。

現在說另外一個方面。人們總說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別的事情。可事實上,那應該僅僅是因為他們還沒開始做那件事情,所以還沒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為還沒有遇到過挫折,還沒有證明那件事情他們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兒對他們來講確實具備很大的吸引力。事實上,當很多人真的放棄原來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謂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最終會發現,這件事想要做好同樣困難重重,挫折不斷。沒有多久,這些人又會因為做不好這件事而失去興趣,然后開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將其行為“合理化”而后如此聲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并不是這個……”(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概念,把這種做法稱為“Rationalization”。

所以,我覺得興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沒有被想象得那么重要。只要一件事兒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誰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數人好,你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興趣。

往往并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相對于堅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時候,哪怕說不重要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其實也并不是特別過分。更何況,所謂的“好的方法”實際上是因人而異的。適合這個人的方法放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很可能適得其反。換言之,適合所有人的方法可能根本不存在。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卻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   與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省得虛度更多的時間。

在面臨尷尬的時候,盡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你的大腦的直接反應所左右。要知道,你所面臨的所有尷尬,最終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沒必要找借口,沒必要抱怨別人,沒必要覺得這世界就對你一個人不公平,要記得“你并不孤獨”—肯定還有別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遭遇過同樣的尷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你現在這樣平靜地對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識到你不能被你的大腦的直接反應所左右呢?你這樣一想,就釋然了。只要你沒那么痛苦,你的大腦就很難遺忘這個事件—更何況你早就把這個事件和經驗記錄在案了呢!想象一下吧,這兩個簡單的方法會在未來幫你減少多少麻煩,給你的未來節省多少時間!

有些人看透了這一切,可是卻選擇了逃避。這些人會認為“萬物皆空”,一切都是幻象而已。于是聲稱自己可以跳出紅塵,遠離喧囂。其實,這也只不過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現而已。   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這一切,卻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他們運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樂或者幸福是必須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之上的,而哪些快樂或者幸福是無需比較同樣可以獲得的。然后,把時間花在尋找甚至制造那些無需比較就可以獲得的快樂與幸福—當然,同樣要付出很多代價—然后無怨無悔地生活,盡情地歡樂,平靜地痛苦。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當一個人身邊都是優秀的人的時候,沒有人求他幫忙—因為身邊這些優秀的人幾乎無一例外都以耽誤別人的時間為恥,同時,這些人恰好是因為遇到問題能夠解決才被認為是優秀的。

當你把時間花費到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于在他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終的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終,“真正的好朋友”誰都只有幾個而已。

嘲弄他人的人最終必然被他人、或者他人之外的其他人,所嘲弄。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毒的符咒。我自己的經歷中有一個與此非常類似的情況。上大學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么,男生宿舍里流行一種低級的游戲,扒褲衩。動不動就有一群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對某個男生群起而攻之,令那男生最終下身赤裸,羞愧難當。那個時候(90年代初),我們宿舍算我在內總計12個人,其中只有我一個人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這種游戲。甚至在他們所有的人,包括那個被扒光的,嬉笑一片的時候,我都笑不出來,也許是因為我實在是看不出這事兒好玩在哪里吧。畢業之后,我突然有一天想到,整個宿舍里,只有我一個人從來沒有被扒光過,從來沒有誰對我有過那樣的企圖。除了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有被扒光的經歷。我們宿舍老三因為他最強壯,四年內從來都沒有“失身過”。然而,一晃四年到了最后一天,卻晚節不保—10個人集體把他圍了起來。十秒鐘之后,他說,“我自己來還不行么?”結果聽到的回答是“當然不行!”五分鐘之后,他被扒得精光,被鎖在宿舍門外。這個經歷讓我終生受益。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能清楚地告訴我為什么那個古老的訓誡是正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現在看來,他們不見得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寫出來的。很可能是為了寫出來,才去搜索、積累,才發現了那些令我們驚奇的內容。當然,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自己也會經常被自己的發現嚇一跳,要不然怎么會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類的慨嘆呢。

大多數人必然跟另外的大多數人不一樣。)他們也許也象我一樣掙扎著試圖與其他人一樣。結果,我們當然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但是,我比較老實(或者說智商不夠也行),失敗了就承認了失敗。而相當數量的人,失敗了卻假裝成功了,甚至裝到自己都信了的地步

于是,我做了個決定,從此鼓勵身邊所有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這么做得另外一個理由也來自于我的觀察。我發現,敢做驚天動地的事清的人不僅是少數,還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所以,鼓勵一個人是沒有什么風險的。   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要開個小店,我說好啊,我幫你做點什么好呢?這位朋友愣了一下,說,“他們都說不行呢……”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她要學photoshop,我說好啊,能自己動手做出來東西肯定會讓自己心情愉快呢。她愣了一下,說,“……別人都嘲笑我呢。”   也許是我運氣不好?我從來沒遇到一個人問我說,“你說我是不是應該把XXX干掉算了?”,或者“你說我去搶銀行行不行?”而關鍵在于,20多年來,每次我對朋友給出一個正面的回應,用簡單的三個字“很好啊!”來表示鼓勵的時候,我竟然看到的是幾乎一模一樣的先是驚訝后是感激的表情。   當你不停地鼓勵所有人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你自己,因為最終你會發現你開始進入一種他人無法想象的狀態:你成了一個不需要他人鼓勵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費時間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們是必須有別人鼓勵才敢于行動的人—可是,你卻是另外一種人,你不需要被鼓勵。這是一種境界。

在健身館里,你知道如何一下子看出來哪個人是已經堅持了很久的人么?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看看他們的身材。不過,最好玩的也最有效的是觀察他們的表情。這些人臉上的表情是平靜的、從容的、放松的,但卻是專注的。他們會做很長時間的準備活動,然后開始規律地完成當天鍛煉,并且補上相當長時間的放松活動。

我常常觀察那么多的人為什么無法堅持—盡管他們和那些少數最終堅持下來的人一樣,都有著良好的愿望。第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最初的時候一下子練得太狠了—狠到不要說他們,實際上是誰都堅持不下來的地步。比如說,跑步是最有效的減脂方法,但是大多數人用錯誤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機,就把速度調到65以上,咚咚咚拼命跑,10分鐘之內已經上氣不接下氣,跳下來之后扶著把手喘氣擦汗。事實上有氧運動大約20分鐘之內,消耗的主要只是身體里的糖,30分鐘之后才消耗脂肪的比例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可是,他們這樣的跑法,永遠不會有效—除了很累之外。當然,“累”這個事實,造成一種幻覺“我一直在努力”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的計劃之所以不能堅持完成,是因為他們的計劃實際上是“超人計劃”—“不可能完成之任務”。我經常看到學生的計劃上寫著“每天背200個單詞”、“每天寫5篇英語作文”什么的。這樣的強度,對起步的人來講,只不過是“貌似可行”而已。在一個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節奏實在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但是,應該記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那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會從一開始就拼命呢?體育老師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告訴過我們長跑的技巧:到了最后100米才開始沖刺。但是,這樣的道理好像就算講清楚了也根本沒用—要不然怎么這么多的人會反過來做事呢—他們往往是最初的100米沖刺,然后就索性不跑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總是幻想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因為,他們前期松懈了太久,現在突然發現時間不夠了,最后期限馬上就到了,所以,只有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曾經有過類似的幻覺,別奇怪,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本性。而這種本性使得人們不得不疲于奔命,于是,速食業也間接因此蓬勃發展;這樣的本性還使無數的培訓機構構成了一個與所謂正規教育平行的龐大產業;這樣的本性使減肥藥成為一個龐大的垂直產業—每年全球有上萬種新品減肥藥上市,無一例外都被證明為無效。

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決定鍛煉。我認識的教練常常向我抱怨他們的會員想法太多卻不切實際。教練們的說法是這樣的:“理論上講,一個人積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長時間,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樣的時間。”所以,如果一個人25歲開始發胖,35歲來健身館的時候身上有40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練幫他三個月之內減掉那些脂肪,這種要求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當然,努力一點,可以把10年時間縮短為5年,甚至兩三年,但肯定要比那些想一蹴而就的人想象的時間要長出許多倍。

不要等機會來了,才發現自己沒有準備好”或者“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準備好了的人”。懂得這樣的道理之后,你就會真正審視生活,然后開始醒悟。其后,你再看看你身邊忙忙碌碌卻又碌碌無為的人,就知道他們其實有多可笑了,因為他們一生在追求實際上根本得不到的東西,最后只有這樣的出路:要么對人生失望,要么選擇某個宗教而后寄希望于來世。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尷尬、浮躁與沉淪,本質上來看都和上文說描述的境況沒什么兩樣。正如之前曾經討論過的那樣,一個人的現狀越差,擺脫現狀的欲望就越強烈,進而做出不現實的決策的可能性就越大,最終,如果不能夠控制這種焦慮的話,就很可能跌入所謂“萬劫不復”的境地。

“怕麻煩”就是一種害死人的壞習慣。學習成效差,就是因為“怕麻煩”所造成的疏漏;工作成績差,也不過是因為“怕麻煩”而偷懶所致;甚至,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就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實只不過是在關鍵決策時因為“怕麻煩”而產生了失誤……所以,結論是,“無論做什么事兒,要是怕麻煩就廢了”。因為麻煩就是麻煩,它不會因為誰怕它就饒了他,也不會因為誰不怕它就躲開他。麻煩無所畏懼。麻煩化身無數,麻煩無所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須不斷解決麻煩。   壞習慣與好習慣一樣,利息并不高,甚至很低,只不過它利滾利。可也正因如此,壞習慣會在它的宿主身上永垂不朽。就好像一個人得了慢性病一樣—慢性病的特征是,暫時看起來沒什么事兒。“并不馬上致命”,是慢性病的最可怕之處—等到最終本癥和綜合癥一并爆發的時候就沒救了。壞習慣的機理跟慢性病一模一樣。當最終的惡果來臨之時,“怕麻煩”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它連本帶利要多高就有多高—根本還不起的。   千萬不要跟怕麻煩的人在一起。不要跟怕麻煩的人做朋友,他們把他們所懼怕的所有麻煩全都甩給朋友,瞬間就把所有的朋友,當然包括你,全都變成另外一個更大的麻煩……接下來,背叛是唯一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不要給怕麻煩的人打工,因為他們就算做了老板也做不了幾天。不要雇傭怕麻煩的人,他們會運用他們的所有“聰明才智”迅速甄別工作任務簡單與否,然后專門挑簡單的事兒做而后拼命邀功,同時把他們認為麻煩的事情甩給別人或者干脆藏起來不做。除了他們每人會推卸責任、搬弄是非、胡攪蠻纏—這是他們的特長。把怕麻煩的人剔除出去,整個團隊瞬間就可能煥然一新。   養成不怕麻煩的性格,才可能擁有耐心。而耐心是一切工作上、學習上成功的前提。哪怕在生活中,獲得真愛也是需要耐心的—因為真愛的定義就是你心甘情愿地在另外一個人或一些人身上投入時間精力,甚至不計回報。   同樣,不管是健康還是不健康也都是積累出來的。不健康其實是最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不在意自己的健康,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卻覺得沒什么。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晃十年過去,到了三十多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得了許多種慢性病中的至少一個,比如脂肪肝、糖尿病什么的。慢性病的本質就是“判你死刑,緩期若干年執行”—至于若干年究竟是多久,那要看你的“表現”。可實際上,當判決來臨之時,壞習慣早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勢力,想要改掉,有時哪怕耗時費力也不一定成功。很多人就是這樣,還以為自己在拼命提高效率,卻暗中提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效率再高都沒有什么用處。

我們遇到的尷尬,大多都是自找的。過去犯錯誤,現在就要承擔后果,就好像黑幫片里常用的臺詞所說的那樣,“出來混的,早晚要還”。為了將來不再面臨尷尬,必須改變今天的觀念和行為。要堅信積累的力量。一切都是可積累的。即便遇到了尷尬,即便感覺“沒時間了!”也要選擇積累。如果覺得積累來不及了,那就接受現實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變什么不可以改變,找到能改變的領域采取積累的策略。這是唯一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過去埋單。   愛因斯坦說,“用當年我們制造麻煩的思路,我們根本無法解決它們。”所以,別再跟時間較勁了,看清楚,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將來,時間可能是你的敵人,也可能是你的朋友。它究竟時敵是友,就看你自己了……

然而人生就好像是馬拉松長跑,最后的勝者是那個最能堅持的人。17年間,無數的公司進進出出,無數的人來來往往,現在回頭一看,掉隊的竟然都是聰明人,留下我一個當初土里土氣、傻頭傻腦的人跑到最后。

能夠登上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雄鷹,一種是蝸牛。雄鷹擁有矯健的翅膀,所以能夠飛到金字塔的頂端,而蝸牛只能從底下一點點爬上去。雄鷹飛到頂端只要一瞬間,而蝸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也許需要堅持一輩子才能爬到頂端,也許爬到一半滾下來不得不從頭爬起,但只要蝸牛爬到頂端,他所到達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鷹是一樣的。我們大部分人也許不是雄鷹,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蝸牛的精神,我們可以不斷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在無限風光的險峰俯視和欣賞這個美麗的世界。無論是雄鷹,還是蝸牛,都因為它們的勤奮和努力,就有了時間作為自己的朋友,每一分、每一秒,它們的生命都因此有了它們自己確定的意義,而非虛度。

一切都靠積累,一切都可提前準備,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utoPoster 的頭像
    AutoPoster

    互聯網 - 大數據

    AutoPo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